环球资源(www.globalsources.com)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环球资源——这个被我喻为中国贵族企业的出口专家已经是步伐缓慢,辉煌的时刻如何可以再度燃起?

1.环球资源过于遵守“美国规则”,因为自身专家的身份,所以一切规则制度繁琐和无趣。如果不是他们行业里所能出现的产品,你想放也放不进去,如果想另外创建一个产品栏目,那么慢慢等吧,等到竞争对手也有同样的产品一起过来争夺你的市场的时候,你还愿意上去吗?开辟特殊行业的版位快点做下来吧,在迎合买家习惯的同时,也是时候要适当照顾照顾中国供应商的胃口了;

2.环球资源过于相信自身品牌的力量。虽然买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堪称一流,但是却忘记了所有的买家在做生意的时候都是“花心”的,环球资源从来都不是买家唯一的采购渠道,更何况大的买家采购计划都是早已做好了的,一年的采购也就是成批量的几次而已,而很多都是有自己专门的采购部门和渠道,如此分摊下来给到中国的供应商就更少了;中国企业和人口都是重在基数,因此另劈渠道的为中小型客户留有一席之地也是环球资源所需要做的;

3.“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环球资源管理层和销售队伍的现状,顶级的管理层都是由欧美人士占据,进而是台湾,香港人士,中国内地人士少之又少。也是因为从买家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来的,但是这样的状态对销售队伍来说并不值得提倡,老板对大陆人士的缺乏信心,让整个队伍士气不够;其实现在中国已经有不少的出色的人士,已经超越了自己的TW、HK上司,但是上面却铁打不动,似乎他们和老外比自己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一样;其实要了解中国市场又清楚欧美买家习惯的话,环球资源可选择一批优秀的中国管理者在海外锻炼一两年就足够了,而且这样也带动了销售队伍的整体士气;

4. 合作成果不显著。虽然有在和EBAY合作推出环球通,但是却并收效见微,EBAY做的太好了可能会导致部分客户的流失;而从EBAY斥资26亿美元收购了Skype ,但是环球资源仍然推出了一项向中国供应商收费的网络电话的“FREE PHONE”的项目可以看出彼此的合作并不密切,否则利用SKYPE的服务,中国供应商为何还要支付这笔费用呢?而且事实证明,为买家提供的这项免费服务也并不理想。另外,诸如DHL,虽然在业务上往来也比较密切,但是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试想假使能够与DHL达成了深入的合作的话,那么可以为中国供应商解决部分的低成本的运输问题,而彼此信息的交换和提供又可以增加相互的业务量,其实大前提还是可以很好的展开合作项目的;但是从目前看来,总是没有嗅觉敏锐的出击者;

5. 杂志行业必须降价.环球资源通过《世界经理人》、《国际电子商情》、《电子工程专辑》等一系列中文杂志和网站,为超过 100 万中国商界及电子行业的精英读者提供国际市场最前沿的资讯.因为是从杂志行业起家的,因此杂志的成了环球资源的一个专业代表,其所能提供的杂志也是行业无人能及的。但是价格却居高不下,其实网络的诞生,印刷技术的改进,杂志的成本已经可以降下来,另外新的竞争对手的加入,很多杂志都一样的免费的送到买家手里,阅读量已经有所下降,采购商的更新换代,笔记本成了随身所带,而杂志的价值在买家面前所能体现的意义也大不如前了;所以杂志的价格必须下调。而且很多供应商愿意只选择网站在环球资源上做推广的邀请一般都会被拘之门外,不知道自助餐式的服务环球资源会不会考虑了;

6. 精简专职的展览会销售人员;环球资源的展览会现在举办的非常好,势头也很旺,但是组织专门的展会销售人员不仅造成了公司内部销售的矛盾,同时也降低了全套方案的销售量。因为实际上将环球资源的展览会的摊位卖出去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所以有一个销售员介入一家公司的时候,如果可以选择性的销售,那么更容易让SALES和供应商做出选择和快速合作;可以说,环球资源细心“培养出来”的展览会已经成熟了,不需要投入过度的销售进去了;

7. 成立专门的开发海外品牌的销售队伍;随着中国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人口的迅速增长,外国品牌介入中国市场也是非常迅猛,而环球资源旗下的《世界经理人》杂志和网站有着非常好的读者群,所以开发这一块市场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却还没有开始做英文的版本,就更在欧美市场开辟这一块的广告业务了。所以Merle总是在为欧美的买家做着种种的服务,为什么不在这里也吃他们一笔呢?让那帮想到中国打品牌的家伙也投资投资何乐而不为呢?

8.加强培训机构的盈利。现在的培训机构可以说是风起云涌,因为市场的空间很大,而环球资源的现有资源又是非常优秀的,拥有着深圳市中心的甲级写字楼,全球各地的办事处,资深的外籍人士,那么举办培训不仅可以吸引客户而且可以为其知名度的提升以及品牌效应深入都是非常好的途径;

9.协助中国的企业举办“PSE”。环球资源为不少的海外买家开展过“买家专场采购会”,其实同样提供“中国买家进口会”给到海外的供应商,又或者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一些别样的服务;其实只要环球资源有心去改变服务的对手,那么可以做的可以更多与更好,因为有了足够的基础和底蕴在这里。而不需要象现在这样,步伐艰难和缓慢的前进。

10.需要重视竞争对手。因为历史的原因,许多环球资源的同行总在环球资源的眼前一闪而过的灰飞烟灭,导致他固有的骄傲,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下,ALIBABA诞生了,借助中国人的势力诞生了,虽然ALIBABA的芝麻开门不是在海外叫开的,但是却极大的敞开了中国企业的大门。

奥道首届“免费咨询服务月”6月13日正式启动

            71%的外贸网站不能产生询盘,成为“死网站”;单一的海外推广渠道不能带来足够客户。外贸企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应广大外贸企业主朋友的请求,奥道中国将于2010.6.13日开启首次专家“义诊”活动,免去往常高额咨询费。此次活动旨在帮助一批有电子商务意识、认同奥道外贸营销理念的外贸企业,提供一些关于外贸网站及海外推广的专业意见。帮助外贸企业更快、更好地实现商务电子化,促进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也是奥道作为企业公民一贯履行的职责。

    

            服务月活动中特别调派奥道首席咨询师参加,以及行业专家提供服务,为了保证此次活动的服务质量,奥道承诺会在企业成功提交报名后一个礼拜内,安排专家与企业主动接洽。欢迎企业监督!

            此次活动咨询内容主要针对外贸网站及海外推广方式,活动为期一个月。只接受前150个报名外贸企业的咨询请求,其中前30名安排首席咨询师服务,额满即止。

              赶快行动,抢占名额即抢占先机!

 

点击提交表单,即可立即抢占名额:

http://www.alldao.com/sales

从现在起 改变凡事拖延的习惯

        上大学以后,我开始有了拖延的毛病。立下目标无数,但时常动力奇缺,常常在网上浏览着各色的小说和帖子,或是玩很无聊的弱智在线小游戏,却不愿碰专业书本或文献一下,甚至哪怕deadline就在几天之后,只有在那之前一点点时间才会因紧迫感而开始着手学习任务。这样下来,学业上总体来说是马马虎虎,却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总之,就是无法完全地上进,又不愿彻底地堕落。

         拖延的基础,实际上是对自身很高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期望。如果说完成任务是走过一块一人宽、十米长的厚木板,那么当它放在地面上时,几乎人人都可以轻松地走过。但对结果的高期望则像是将这块木板架到了两座高楼间十层楼高的地方,于是我们会害怕掉下去,既害怕失败又害怕成功(比如我有时偷偷希望实验不要成功,这样我就可以不用面对之后更大强度的后续实验,其实是害怕失败的一种变体),于是我们甚至不敢向前迈上一步。而deadline则是身后的一团火,当它离我们足够近时,害怕被烧着的恐惧感战胜了对掉下去的恐惧,于是我们一下子冲了过去,在deadline前赶完了任务,尽管质量很难说。

         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包括我自己)甚至很享受那种deadline过后突然一下放松的感觉,而且拖延的结果有时反而挺好(比如我本科时写实验报告,如果我拖到最后,我往往可能因为能够和其他人讨论并参考其他人的观点而比我先完成要写得更全面更好)。这种时候,我会在心里表扬自己很有“效率”。同时,长期这样下来,尽管我不愿承认,但我潜意识里确实觉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时间成绩却平平,会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于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强化的拖延—— 即使结果不好,我也可以说,那是因为我没尽全力,如果我真正努力,肯定会结果很好的(心理学上的高自尊人格)。

         但我们不能永远靠放火来逼自己走过木板,那样的话,总会有烧着自己的一天;而且,那种压抑的焦虑感和对自己不满意的感觉也并不令人愉快。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将木板的高度降低——不要对自己的结果(比如分数)太高的要求,认真完成就好。由于我们的天资和其它能力的限制,也许即使我们竭尽全力也无法像某些出众人物一样做得那么好,但不管怎么样,绝大多数情况下,尽力的结果都会比我们不去努力好得多,不是吗?

         对此在豆瓣的那个帖子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方法。那位作者将一篇论文拖了几个月之久都不愿开写,她的心理师让她不要管好坏,以她可以写出的最差的论文为目标写一篇出来作为试验。作者照做了,然后惊讶地发现她写出来的“最差”的文章竟然挺让自己满意的,感觉稍做修改就可以交给导师过目了。当然,有时写出来的初稿和论文要求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要求12页但初稿只有5页。这种情况下作者就用了心理师教她的另一个方法:每次工作一个小时,目标是让论文多一页,同样以“最差”为目标。这个方法实际就是大大降低了拖延者做事的心理成本和负担,相当于把“木板”放到了“地面”上。不妨一试。

 

         人的完美倾向,严重点就是完美主义,在拖延中也起了很大作用。当我想起幼时的远大理想并希望为之努力时,我只要想起我的同学中无处不在的“牛人”,便会觉得自己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而且别人现在不仅比我强得多,更因为他自身的优势而占有了比我更好的资源,所以我现在即使努力估计也赶不上他了,更别提什么远大的理想了,于是就又开始了拖延。

         事实上,这就像是一场马拉松,你在开始因为种种原因落后于别人不少,于是你就开始纠结自己到底有没有跑下去的必要,却不努力去跑,于是被拉得更远。这时,你望着遥远的终点,感觉很绝望,都不想跑下去了。这时,如果你不去看不去想重点,也不去想别人,只看着自己的脚下跑——“管它呢,我先跑过这个小土丘再说。”就这样一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地跑,最终你一定会跑到终点线,那时你也许会发现,你并不是最慢的,甚至是很不错的。所以,专注于你努力的过程而非最后的结果,为你认真学习了一个下午或认真做了一个实验而不是最后考试的那个A或一个漂亮的实验结果而表扬自己,你会发现完成工作其实不怎么难。

 

         另外,专注于当下对拖延者来说也是很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这里说的专注于当下,不是指专注于你现在脑子里的想法和情绪,而是专注于你现在在做的或选择要做的事情。其实,很多拖延的人恰恰就是太过关注自己一时的情绪,比如觉得自己不开心了,得放松一下,上上网……然后就开始了拖延。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过于关注自己一时的情绪是不懂得推迟满足感的一种表现,就像小孩子想要一个玩具就非要马上得到不可一样,这样的做法会大大削弱一个人的自制力。而且,心理学实验表明,满足自己一时的情绪需求并非最佳策略,从长期角度上来讲,它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而非增加,想想因为玩乐休闲而拖延了工作后自己的负罪感和焦虑感就知道了。

         在这个方面,我个人认为森田疗法的理念是很适用的。具体而言,就是不去理会那些打搅你的情绪波动(比如对自己说:“你要郁闷就郁闷吧,不管你了。”然后就不理会了),顺其自然,专心做你要做的事情。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湖中,会泛起一圈圈涟漪,你若不理,湖面最终会自己平静下来;倘若你过于注意那颗小石子,试图把它捞出来,反而会激起更大的波澜,使湖面不得平静。豆瓣那个帖子的作者提供了一个方法,我觉得也是很有用的:把你当时因为一时情绪想要做的事情(比如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等等)记下来,告诉自己等你做完工作就去做那些事情,然后就专心工作,等到工作结束再去做记下的事情。

          此外,不要为未来过度操心 也是专注当下的一个方面。这点很容易理解,我就不在此赘言了。

         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或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不满,面对和接受好了,不必逃避。但面对和接受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不再沉浸于自责、痛苦等负面情绪中,客观地更好地理解当下的状况,进而为以后做打算。这一点可以和前文提到的“马拉松”的例子联系起来,只有真正面对和接受了你落后于别人的事实,你才不会为“我想得第一可是却落后别人那么多”之类的想法而纠结,进而才能以现实为基础,踏踏实实地努力去跑。

         另外,在看书的时候(当然也有其它时候),很多人都常有“刚才看了好几页却不知道讲了些什么”的“不自主飞翔”的神游体验。对此,养成发现新事物的习惯,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去看世界,是很有好处的。无论在什么环境中,时刻注意那些熟悉的东西有什么变化,比如看书,就可以注意想想这书里讲的和我以前知道的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很有意思的地方等等,慢慢地,就能做到专注于当下而不至于迷失。

 

           战胜拖延,追根究底,还是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并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改变思维方式,尤其是改变潜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自我对话的方式。下面是一些自我对话的tips(括号里是要丢弃的自我对话方式):

 1.我选择/我想要…… (vs.我必须/我一定得……)

 2.这个任务我可以每次做一小步 (vs.这个任务太大了)

 3.我今天要开始做…… (vs.我今天必须完成……)

 4.我也可以是平凡人 (vs.我必须完美/出类拔萃)

 5.我一定要休息娱乐/休息娱乐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vs.我没空休息娱乐/休息娱乐就是偷懒)

 

         我想大多数有拖延情况的人也许都还没到严重成“症”的地步,但也或多或少地被它影响了生活,影响了对心中理想的追寻。克服一个问题并不简单,需要自己给自己很多的支持与鼓励,期间也许会有许多的反复,但只要我们的大方向是好的,我们就该肯定自己。

        “认识到眼前残酷 (这个词程度太深,但我想不出换什么好)的现实,同时又看到未来的光明与希望。”这是我一直很欣赏的对生活的态度。

奥道信息“首届外贸电子商务高峰论坛(ECSOFT)”成功举办

会议logo

2010年6月12日奥道中国“首届外贸电子商务高峰论坛(ECSOFT)”,即首届外贸领袖闭门研讨会在常州金陵明都大饭店议事园A厅顺利举办,会议开场时,常州东君光能老总张明强先生发表开场致辞。

这次外贸电子商务高峰论坛上,奥道信息专家做了生动演讲。和外贸企业主们针对如何利用新的电子商务营销理念增加询盘量,提升客户质量,提高订单数?如何利用新的电子商务突破外贸渠道单一,海外推广同质化现象严重的瓶颈?如何利用新电子商务整合现有渠道,选择好,利用好企业的外贸电子商务发展渠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讨论。

这次高峰论坛上,部分行业外贸企业主也发表了他们对于现在电子商务尤其是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观点,外贸企业发展必须改变现有的营销方式,借助更快的营销渠道,才能“马上成功”!

直至下午17:00,奥道信息“首届外贸电子商务高峰论坛(ECSOFT)”即首届外贸领袖闭门研讨会圆满结束。外贸企业主们纷纷表示,这次高峰论坛,让外贸企业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推广渠道选择,并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参与行业发展问题的研讨!

DSC03307 DSC03304

外贸网站建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现在有英文版本的企业外贸网站也越来越多,这个整体上是符合国家支持出口贸易的政策方向,这个里面有一个大方面的问题,随着加入WTO,国内外交易日益频繁,在这个层面上促进了更多的企业走向海外,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建立企业外贸网站。但是在笔者关注的一些企业网站中,外贸网站做的不是特别的成功。

一般的说来,有如下几个问题,这也是很多企业外贸网站的通病。

1、中英文网站全部放在国内服务器,不考虑国际出口带宽的限制和海外客户打开国内服务器很慢。很多人也许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更别提对这个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很多企业老板说,好,我们也搞外文网站,也名正言顺标个双语版本或者多语版本。但是没有考虑到中外访客的各自网络环境,由于中国国家出口带宽不够,导致很多外国客户在等待个十几秒钟二十秒钟也没有打开你的网站就咔嚓一下关掉了,很多个机会就随着鼠标轻轻一点击就流失了。

2、外贸网站大量使用flash动画。巨大务必而花哨的flash动画让客户望而生畏,耐心在等待中消逝,很多企业甚至为了展示企业的优良形象甚至图文、音频、视频全上,客户永远是看到一个loading…..界面。

3、英文版外贸网站就是中文版的翻译版,我认为这个不是很好。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审美观念的不一致,外国人讲究实在的东西,中国人而喜欢华丽而宏伟的网站结构,而国外则喜欢讲究快速明朗的网页结构。这点从国内网站做的华丽无比,CSS用的非常的炫眼,而国外永远只是简单大方的网页,甚至常常有人打趣说,中国人就是nb,鼠标样式都是比外国多,实际上仔细分析这里面的玄机在于中西方文化对在商务行为上的不同理念。因此,为了你的网站更符合海外客户的心理,请你考虑他们的需求。

4、细节决定成败,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说很多企业的外文网站翻译质量比较生硬,企业地图这些的英文版本仍然援引中文网页,这些咱们可以统统成为细节,这个细节上面一定得慎重,当你花了巨资去构建网站,花了大力气买了排名,买了关键词,难道不能再努力一下,在细节上多处理一下吗?请参考:细节决定成败,IT行业也通用

5、针对不同的语种,做好各自搜索引擎的优化,企业网站面向国内市场的时候,你得认识到,百度目前已经成为中文搜索引擎领域的事实霸主,在搜索引擎优化设计方面,必然要倾向百度一些,但是海外的搜索市场上,google则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所以,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你在搜索引擎上下的功夫应该不一样,最终就体现在网站里面。

给所有有外贸网站的企业一些建议:

1、请专业语言人士来翻译来检查你的外贸网站,通读你的外文网站,务必是行文语法符合海外客户阅读,这个工作很重要。我上次听说还有的企业网站竟然是用金山快译翻译的,可想而知这样的网站让别人读起来往往不知所云。

2、优化细节,网站地图,联系方式(这里要考虑到国外最常用的MSN SKYPE而不是咱们用的QQ),联系人名称,还有更多的细节方面就等待外贸网站运营人员的发现,总之,要尽可能的做到完美,尽量减少一些粗浅的错误,让我们更专业地为海外客户服务。还有比如,很多企业的联系邮件是用的免费邮件,很多国外邮件服务器因为国内邮件群发的现象泛滥而把国内邮件服务器设置为黑名单,往往因此而丧失了很多商务机会。

3、不同语种的网站,网站的设计风格,针对搜索引擎的优化都要结合面向的国家群体去区别对待,很简单,韩文企业网站和针对欧美市场的英文网站,风格最好不一样。因为韩国的网页风格追求细腻、华丽、炫丽,韩国客户在国内见惯了设计精美的网页,如果再来看我们的网站可能就有不适应。但是对于欧美客户来说恰恰又比较相反,简洁明了的风格设计,快速的导航设置对他们则比较重要。因此呢,在这个方面我们对不同的国家和语种要有不同的对答。

4、建议把外文版本网站,存放在海外空间或者租赁海外服务器,方便客户的访问。如果连快速访问的服务都不能保证,如果连正常的海外邮件都不能保证,那么服务无从谈起了。

如若您想更深入的了解营销型外贸网站的推广和建设,请访问奥道网站。

外贸知识打包下载——奥道中国电子杂志第一期

         奥道中国电子杂志第一期新鲜出炉啦!

         第一期电子杂志包含了外贸网站建设相关知识系统整理。赏心悦目的画面提升阅读趣味,更可以下载到自己电脑,随时浏览夏涛博客的精彩内容。

         赶快行动,点击下列地址下载:

奥道中国  电子杂志

        奥道中国 第一期